新闻资讯
一句话的描述
News
新闻资讯
27
2023-02
去年我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8.3% !可再生能源成为电力新增装机主体
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8.7%、风电平均利用率96.8%、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8.3%。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
24
2023-02
国有企业带头推进绿色转型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赵世堂表示,国有企业是全体人民的企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民谋利,是国资央企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国有企业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高标准社会责任,取得了积极成效。
22
2023-02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环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发证量全球第一
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被称为企业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近年来我国质量认证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推动质量认证在航空、轨道交通、卫星导航等重点产业的应用,建立机器人、北斗基础产品、新能源汽车、无障碍环境等新领域认证制度,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同时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CCC认证,保护人身健康和消费者利益。目前,CCC认证共覆盖16大类94种产品,包括家用电子电器、汽车、玩具等与消费者密切接触的产品,颁发CCC证书79.5万张,涉及企业8.9万家,获证产品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绿色产品认证扩大到建材、快递包装、电子电器、纺织品等近90种产品,颁发绿色产品认证证书2万余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5万张,环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40万余张,发证量全球第一。
17
2023-02
最高法: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
最高法介绍,自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以来,各级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或审判组织2426个。 自2016年我国签订《巴黎协定》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涉碳案件近112万件。其中,涉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案件1.5万件,占比1.4%;涉产业结构调整案件13万件,占比11.9%;涉能源结构调整案件90万件,占比最大,为80.4%;涉碳市场交易案件600余件,占比0.06%;其他涉碳案件6.9万件,占比6.2%。
17
2023-02
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机械储能等。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中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由于风电、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现有电力系统要接受和消纳大规模高比例波动性强的风电、光伏发电,亟须大力发展各类储能以弥补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缺口。新型储能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可在电力运行中发挥顶峰、调峰、调频、爬坡、黑启动等多种作用,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6
2023-02
习近平: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 习近平 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10
2023-02
深圳市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制定本措施。 明确适用机构和重点支持领域 本措施适用于已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从事绿色低碳领域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机构。 本措施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核能、氢能、安全储能、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等清洁能源领域,高效电机与变频器、半导体照明、节能服务、先进环保、资源循环等节能环保领域,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与驱动控制、充电设施、自动驾驶、智慧出行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生态农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生态环境领域,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环境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低碳咨询、绿色低碳项目运营、产品认证与推广等绿色低碳服务领域。详见附件。
06
2023-01
工信部部长: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全面提升光伏产业竞争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在被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信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时回答如下: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进6G技术研发。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提升光伏产业竞争力,推动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